•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平市委员会
  •  
您当前的位置: 委员议政
关于建设侨乡文化强市,打造碉楼文化品牌的建议
发布日期:2005-03-31
来源:null
打印
【字体:
内容导航:
提案号:第69号
提案人:庞信明
案 由:关于建设侨乡文化强市,打造碉楼文化品牌的建议
理 由(摘要):碉楼是世界建筑奇迹,是开平华人、华侨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碉楼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中西文化结合的独特建筑艺术,更在于其反映出近、现代华侨在海外的发展史,将这一段发展史以建筑物的形式,凝固、保留下来。碉楼的本身就是一种跨国的建筑文化、华侨文化、爱国文化的代表。市委市政府为碉楼的开发、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将碉楼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开平碉楼必然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份。但是,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光有硬件是不够的,还要积极营造碉楼文化的软件环境。因此,本人建议;
一、成立碉楼文化委员会,将与碉楼有关的反映开平侨乡独特的建筑文化、华侨文化、爱国文化汇编成册。
二、将上述资料作为教材在中、小学和市民中使用,作为公民道德文化教育组成部份,加大宣传力度,做到人人知晓,营造侨乡文化软环境,打造碉楼文化品牌。
承办单位:市申遗办
答复:非常感谢您就建设侨乡文化强市,打造碉楼文化品牌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我市自2001年开展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以来,为了进一步弘扬华侨文化,打造碉楼文化品牌,将开平碉楼推向世界,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喜人的成果。2001年6月,开平碉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在苏州召开的联合国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申报项目正式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受理,列入预备名单。现就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成立碉楼文化委员会,将与碉楼有关的反映开平侨乡独特的建筑文化、华侨文化及爱国文化资料汇编成册问题。成立常设机构,对开平碉楼进行研究,是保证开平碉楼得以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今年初,在成立碉楼申报办的基础上,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成立了副科(局)级常设机构——开平碉楼研究所,配备专职研究人员进行碉楼研究。为了提高文物工作的前瞻性和系统性,推动文物工作走上科学的发展轨道,我市积极加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同济大学等大专院、学术机构合作,开展文物学术研究,组织专家、学者及业余爱好者编辑出版了《开平文物志》、《老房子·开平碉楼》、《碉楼沧桑》等书作和《千碉之国》、《开平碉楼》等大型画册、邮资明信片。今年初,我市又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签订协议,共同开展第二次碉楼普查,合编《开平碉楼建筑总揽》,制订《开平碉楼分级保护规划》。目前,此工作正在密锣紧鼓进行。
二、关于将有关资料作为教材在中、小学和市民中使用的问题。开平碉楼是开平华侨文化的标志,是开平人民引以自豪的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突出的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和关注。为了让广大市民对开平碉楼有更深的认识,我们积极协助国内外重要媒体,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台、香港亚视台、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中国日报》、《经济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到开平采访,其中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碉楼专题片就有10部,分别在《祖国各地》、《夕阳红》、《东方时空》、《东方家园》等栏目播出。今年7月,我们积极参加在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世界遗产展,通过展览,让世人对开平碉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此外,我们还通过开平碉楼网、开平电视台、开平电台大力宣传华侨文化、碉楼文化。各中、小学也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华侨文化、碉楼文化的宣传,从而激发广大市民及中、小学爱我开平、爱我碉楼的热情。去年联合教科文组织有关官员到开平考察碉楼时,也提到了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文化遗产宣传的问题,并愿意就此提供一些帮助。目前,我们已将此事列入工作计划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华侨文化、碉楼文化能正式作为各中、小学的课外教材。

欢迎您再次向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相关推荐
 
 主办:中共开平市委、开平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96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