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平市委员会
  •  
您当前的位置: 委员风采
热汗化露育新苗
发布日期:2005-02-01
来源:null
打印
【字体:
内容导航:

 “我是人民的教师,我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同样,我清楚,作为人民的教师,我对她的热爱有几分。”

——梁子源
 二00一年仲夏傍晚,凄厉的雨停了。
 闷热的夜已经很深了,隐隐作痛的手术伤口和高考工作沉重的担子使躺在学校宿舍的梁子源久久不能入睡,他在想着那班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只有一个星期了。他恨自己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病倒!又要进医院做手术,做了手术,又不能站起来!幸好,现在终于回到学校了,想到这,他的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微笑,白天在家里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你们学校领导几次打电话来都劝你在家里休息几天。你就放下工作,过几天再回去吧!”妻子柔声地劝说。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我怎么能安心躺在家里呢?”梁子源心情沉重地掉头望着窗外,然后坚决说:“我要回去看看我的学生。”
  “你回去也没有用,又不能站着上课!”妻子有点恼了。
  “即使不能站在讲台上,我躺在办公室里也可以辅导学生。”梁子源缓缓地回答。
  “可你今天早上才做完手术呀!你就躺下来休息一下吧,我求你了!”
  听到妻子语音里的呜咽声,梁子源回过头来,深情地望着她——这几天,妻子瘦了,人也憔悴了。他知道妻子怪他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于是,他轻轻地对妻子说:“灯,你是理解我的,一向都支持我的工作。我是人民的教师,我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同样,我清楚,作为人民的教师,我对她的热爱有几分。现在,我做完手术了,就要回去看看我的学生才放心,他们寒窗苦读十二年,再过一星期就要参加高考了,我不能撒手不管啊!你陪我回去好吗?”
  妻子凝视着他,无言地、顺从地点点头。梁子源竟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笑了。这一笑却牵动了伤口,直痛得呲牙咧嘴。
  这一副怪相却把妻子逗笑了,她忍不住嗔怪地说:“你看你,还逞什么强?”
想到这,梁子源不由叹了一口气,望向窗外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他轻轻地问自己:我是逞强吗?带病坚持工作,他可不只一次了,真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一九九九年六月的一天晚上,天气异常地闷热,风扇虽然呼呼地吹着,但宿舍里还是像一个蒸笼,让人透不过气来。
  疲劳了一天以后,梁子源如常地在灯下着手编选练习题。然而,他今晚好像特别地疲倦,全身软绵绵的。
  “你现在最需要的是好好休息!最起码要住院一个星期”,他耳边响起了几天前去看病时医生说的那一番话,“你是操劳过度,甲亢复发了,再不治疗,那就难治了!”
  “可我现在没有时间,能不能迟点做手术?”
  “你不要命了吗?不能再拖了!”医生严峻地说。
  “那好吧,我在门诊治疗,打完针就回去上班,这样行了吧?”
  “这太劳累了,不利于恢复。从来没见过象你这样拼命工作的人”,医生不满地摇了摇头说,“也只好这样了。”
  梁子源坐直身子,抹了抹脸上的汗水,自己也摇了摇头,自嘲地笑了笑。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他只觉得一天也离不开这些学生,放不下这些学生。
梁子源的这种工作狂热令同事觉得很不可思议。有一次,和梁子源相好的同事问他是不是拼命三郎石秀再生,这么博,不知图什么。他被逼不过,才缓缓地说:“我把我的工作当作我的乐趣,热情洋溢地投身其中;我把学生的优异成绩当成我的骄傲,再苦也甜。”
  多么简单的回答!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却又是多么的不容易!
  每个学生都知道:梁子源老师对教学充满热忱,他不知道疲劳,也不知道休息,甚至忙得没有时间自己去看病,忙得没有时间看望生病住院的女儿。
  98年高考前夕,梁子源女儿已发烧两天。为了不耽误上课,他只让女儿服了两粒退烧药就回校上班。没想到第二天家里打电话来说她已发烧40度,两边扁桃体红肿化脓,病情十分严重,要住院治疗。梁子源听了,恨不得身插双翅飞回去看望女儿,可在这关键时候,又怎么能回去呢?想了想,他打电话给妻子说:“我这时候不能离开学校,女儿那里就麻烦你多费点心吧。” “我就知道 你心中只有学校。”面对妻子的怪责,梁子源心中有愧,也就无言以对。
  高考完后,梁子源马上回去看望女儿。一进家门,马上把消瘦了的女儿抱起来,心疼得不停地亲吻,不停地说:“对不起,我的宝贝。”小婉莹却嘟起小嘴说:“爸爸,你不关心我。”
  听到小女儿这句话,梁子源的心都碎了:“作为父亲,我真是愧对自己的孩子呀!”
  梁子源是九0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那会儿,全国的经商下海热方兴未艾。八十年代中期,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击着平静的校园。这是孔方兄与孔夫子的战争。梁子源内心也有过这样的战争。
刚毕业时,面对微薄的教师待遇和从商的诱惑,梁子源的心难以平静,开始浮躁了。中午休息时或傍晚下班后,听到别人聊下海的事,他几乎就要马上办理离岗手续。然而,回到班里面对着那些活泼可爱的学生,面对着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的心又动摇了。何去何从呢?难道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就这样白白浪费?梁子源内心很矛盾。
  一天,他偶然地随手翻开一本杂志,看到一位哲学家说的一句话:人类创造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物质价值,一种是精神价值。梁子源看了,心里一亮,他想,无疑地,商人创造的是物质价值,教师创造的是精神价值。商人在创造丰厚物质价值的时候得到无比的满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学生一天天成长,一个个读书成才,又何尝不喜悦?这种喜悦是难以形容的,我希望的不也就是这样吗?梁子源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一定要下海啊!就在这一瞬间,他就决定留下  来,好好地干,干出成绩,干出名堂。
  诚然,校园生活相对于商海弄潮来说,是枯燥、单调了点。但是,人生的乐趣不在于他从事的工作,而在于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终于领悟到: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要认真对待,尽力而为,发挥自己的才智,就能做出成绩来,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所以,当大学同学打电话邀他合伙做生意时,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从此,人们常常看见梁子源在课前课后和同级同科老师讨论问题;常常看见他拿着凳子到别人班去“偷师”、“取经”;常常看见他深夜从办公室独归的瘦瘦的身影;常常看见他编了一叠又一叠的练习卷……
  知识经济的新时代,需要有创新精神、有智慧的教师。面对新时代,面对学生,梁子源总觉得自己知识的不足,他常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时,我只有不断地勉励自己:要努力,不要辜负祖国和人民的培养,不要辜负学生那一双求知的眼睛。”
  他知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因而,他把能够掌握的时间,都投入到吸吮知识中去。从身旁经验丰富的教师身上,从书刊介绍的经验当中,从一本本的理论书籍当中,他不断消化,不断吸收,充实自己,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结合学生的实际,摸索、实践、总结,从而让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成长,不断成熟。逐步拥有了坚实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他还在原来熟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吸收其它教学模式的优势,开拓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他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尤其是在思维上深层次的参与,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素质的关键。可是,怎样引导学生呢?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梁子源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他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做好课后的功夫,认真研究学生对各部分内容所能掌握的度,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教学、改编练习题。改编练习题是一项十分严谨、细致而周密的工作,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必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这是一种“变题”,它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这种“似曾相识”的变题。一般,高三一年,第一学期他精编60多份练习题,第二学期又精编十几专题,还做100多套模拟卷。
  这些做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历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他所辅导的学生在历年的竞赛中获奖人数和获奖等次都居开平市第一。如94年罗洪坚同学获全国一等奖,另有4人获二等奖,9人获三等奖;96年谭仲毅、余立荣、区伟雄获全国二等奖,另有10人获三等奖;97年谭仲毅、余相祈、余立荣、区伟雄获全国二等奖,另有9人获三等奖;99年李伟晶、区财庆获全国二等奖,另有12人获三等奖;2000年区财庆、邝万球、罗锦辉、吴健想获全国二等奖,另有14人获三等奖。在高中数学联赛中,辅导余相祈、谭仲毅两同学获全国三等奖(全市只有二人获奖)。2001年所辅导的罗锦辉同学参加全国数学联赛获全国二等奖(江门市第二名)。
  同时,他还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大胆进行各种教学改革尝试,为本市本校的教学工作,高考备考工作做出贡献。近年来,他多次到鹤山、江门和广州等地参加研讨会,听学术讲座,并多次作专题发言和经验介绍。论文方面《浅谈数学灵感的培养》获开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函数图象的对称规律及其应用》在2001年4月的《中学教研》发表,《大众数学与数学教育》获江门市中小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通过不断的努力,梁子源已成为开平一中的骨干教师,成为开平市数学科带头人,并培养了大批的年青教师,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如潘胜志老师,2001年学校本着以老带新的思想,安排梁子源与他同教高三,要求梁子源给予必要的指导。对此,梁子源是抱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互相学习的宗旨,与他一起钻研教材、备课,并互相听课,做到统一教案,统一练习,统一进度。在备考复习方法、教法及对教材处理的技巧等各方面都毫无保留地给予指导,使他少走弯路,更快地成熟起来了,2002年的高考中他任教的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班主任工作中,梁子源坚持“以爱动其性,以严导其行”的爱严结合教育原则。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在教育中坚持以德化人,以行感人,以理服人,以师爱赢得学生“亲其师,信其导”。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心理辅导,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大面积获得丰收的基础上,还涌现出一批竞赛成绩优异和高考成绩拔尖的学生。多年来,他所教育出来的学生在校是好学生,在家是好子女,在社会是好公民,学校满意,家长满意,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在2年的级组长工作中,他深入级组了解级组的具体情况,制订本级的管理措施和奋斗目标。团结同事,处事公平公正,身先士卒,深受同事的赞扬。为了搞好级组的工作,经常亲力亲为,废寝忘食,忘我工作,使全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如2002年高考,他管理的级前三批入围率达87.6%,各科的平均分居江门市前列,其中有4个单科居江门市第一。2003年,梁子源升任教导主任,他不骄不矜,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
  一九九八年,梁子源上高三的课,毕业班的工作量比其他年级大,且心理压力重。因为工作繁重,操劳过度,他患上甲亢,要经常服药治疗。但他仍如常上班,为学生做好复习工作,并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九九九年,由于高三另一教师有病,需要长期治疗,不能上班。学校安排他代替该老师的课,他毫不犹豫地不顾自己身体的病弱,毅然接过班科任的工作,并全力投身其中。由于负荷过重,他的甲亢病复发了,并发生了头痛、消瘦等并发症。学校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就劝他回家休息。可是,不管领导怎么劝,梁子源总是摇摇头说:“不行,学生需要我,学校也需要我,我不能回去休息。”
  是的,不管是学生,还是学校,确实都离不开他。再棘手的问题,他也总能迎刃而解。如培养班干部和优秀生的问题,2001届的李伟晶同学是班长,学习刻苦,但成绩未够拔尖,工作踏实肯干,但缺方法。于是梁子源布置工作,都事先作了周密的思考,细致的安排,并在方法上给予具体的指导;在学习上梁子源也不断地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小李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逐渐成为品学兼优、工作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高的好干部。思想方面,梁子源经常与他交流,鼓励他大胆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二00一年,小李成为一名学生党员,并被评为广东省三好学生,在二00一高考中,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中山大学,现在中山大学任学生会干部。又如九八届的张志方、九九届的汪华慧等:张志方同学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了系里的学生会副主席,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已被一公司选中派往澳大利亚的大学去深造;汪华慧同学考上了中山大学,现是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宣传部长。
  在抓好干部和优秀生工作的同时,他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并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他平时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困难,鼓励他们,给他们以信心和动力。同时做好跟踪教育,建立后进生档案,了解各人兴趣和特点,寻找后进的原因,发掘闪光点,对症下药。梁子源常说:“有教无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好教的老师。”近五年来他先后转化了16位后进生,使他们经努力后取得好成绩,考上了大学。
  那些后进生最调皮的要数一位姓杨的同学,他说:“是我爸爸逼我来上学的。” 小杨根本就无心向学,这样的一个学生,后来也被梁子源管得服服帖帖。考上北京物资学院以后,他写了一封信感谢老师。来信说:“老师,当我犯错误的时候,是您及时找我推心置腹地促膝谈心,指出了我的错误,并督促我改正。现在回想起来,万分感激……。”
  想到这些,梁子源欣慰地笑了,不过,当时要教好小杨并不容易,很费了一番曲折:
那时,小杨在学校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梁子源大为头痛,却苦无良策。一天,批改作业时,发现他的作业明显是抄的,但字体很端正。第二天,梁子源便在课堂上点名表扬了他。那天,他上课特别留心。想到这,梁子源狡黠地笑了,“真是小孩子呢”,他轻轻地自语。当时,他提问了一个较浅的问题,小杨竟然答对了,梁子源便趁势引导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后,还打铁趁热,找他谈话,与他交朋友。
  小杨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安分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又“故态复萌”,常惹事生非,与同学打架,甚至还偷了一辆自行车!
  “教导一个孩子不容易呀!”梁子源心想,当时,他没有简单地臭骂小杨,而是耐心地与他一起分析其中的危害。最后,小杨显得很有“义气”地说:“老师,就冲着这次我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你也不嫌弃我,我以后一定为自己争气。”
 那两年,学生问题真是特别多。先是他带的学生小张在高考前半年发现自已患了乙肝。当时小张情绪低落,整天心事重重。看见他这样子,梁子源很不放心,找他来谈话开导,并跟他家长商量,“你们路远,不方便照顾,就在我宿舍煲药吧,而且,我也有空”,梁子源安慰他们说。后来又有一个姓伍的学生因生病,医生不让吃食盐,只能吃代盐。这就意味着这个学生只能回家。为了不影响学业,梁子源毅然在宿舍给他另开小灶,亲自给他做饭。在梁子源的悉心照料下,这两个学生后来都考上理想的大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梁子源取得这些成绩,确实很不容易。实际上,梁子源一天到晚很忙,他除了要看病吃药打针,备课上课改作业编练习之外,还要辅导尖子生、转化后进生!每天都要从清早6点忙到凌晨呀!
  天道酬勤,有付出就有收获。
  从教以来,梁子源任教的四届高三毕业班,高考成绩均居开平市各科之冠,并且成绩一年比一年好。98届以594分的平均分获全市第一名,是实施3+2 高考方案以来开平市各科高考的最高平均分;700分以上学生有19人,创开平市历史之冠;李振健同学获开平市数学单科状元。99届以602分的平均分获开平市第一名,700分以上人数名列全市第一;周国东同学以857分获开平市数学科状元。2001年,平均分为江门市第三名;800分以上2人,700分以上29人;创开平一中历史之冠。2002年再创佳绩,800分以上全市7人,他任教的两个班占5人,司徒东莹同学以876分获江门市第一名,700分以上人数38人,平均分643分,再创开平市历史之冠。
  “年年桃李,岁岁芬芳。”每年的教师节和重大的节日,梁子源老师都收到数十封来自全国各地、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和节日贺卡,字里行间洋溢着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老师,您可曾知道?高中的时候,我们常常议论,您总是那样负责,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好事,您是我从小学到大学所见到的最好的老师,真不知该怎样感谢您!……。”这是98届的胡春艳同学在99年教师节寄来的贺卡上写的,读贺卡时,梁子源笑笑说:“她有点夸张,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面对着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梁子源深情地说:“我常常抱着这样一种理念——我要尽自己的能力把工作做到最好,让学校领导满意,让学生满意,让学生家长放心。”
  十四年来, 梁子源获得的各级各类的荣誉数不胜数:
  1995、1997、2001年获开平市数学竞赛辅导优秀奖;
  1998年被评为开平市侨乡建设突击手;
  1999年被评为开平市教育科研积极分子;
  2001年被评为开平市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2年被评为“开平市十大杰出青年”;
  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
  1994、1996、1997、1999、2000年均被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组委会评为数学教育优秀园丁;
  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
教育事业是一项特殊的职业,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无怨无悔地为教育事业付出辛勤劳动、奉献自己热血和青春的人,才会有丰实的收获。面对荣誉,梁子源绝不自满,他说:“在工作中,虽然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只是代表我的过去。这也给了我无穷的鼓舞和动力,将促使我不懈努力,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以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多地贡献我的光和热。”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么,世纪之计、千年之计在于教育。展望新世纪、新千年,是一个数字王国、知识时代,我们面临新的希望,新的挑战,新的选择,新的发展。现在,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是像梁子源老师这样尽责尽职的人民教师,以培养更多的人才,将来撑起富强的祖国大厦。
作者:关美琴 (开平一中)
相关推荐
 
 主办:中共开平市委、开平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96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