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平市委员会
  •  
您当前的位置: 委员风采
绿 叶 对 根 的 情 意
发布日期:2005-02-02
来源:null
打印
【字体:
内容导航:
  有人说他是一位儒商,又有人说他是一位奇才,这些说法都不为过。他在海外奋战二十年,驰骋商海,成功创业;他读书不多,靠勤奋自学,写得一手好字,也能吟诗作对。然而,更让人称道的,是他的故土情怀,文化情结。刚逾不惑之年,他便毅然携资回乡投资办厂,把根扎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在家乡捐资助学办公益,不遗余力地推动侨乡的文化发展,促进侨乡的对外文化交流,为侨乡开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出了贡献,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他兴建了“在园”。
  他就是吴荣治先生。
一 在园:故土情怀的载体
  “在企业和在园两者之间,我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后者。我自认‘经营’在园比经营企业出色,如果我把‘经营’在园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经营企业上,企业可能发展得比现在更好,但我一点也没有后悔过”。
  吴先生这样说。
  1982年,离开家乡22年的吴先生第一次踏足故土,就在家乡投资办厂,1996年,买下了梁金山麓名叫“李坑” 的狭长山谷。在他眼中:“此地翠竹盈岗,苍松遍岭,花草秀美,蝶舞莺鸣,雍容幽雅,仿如绝代佳人。余第一次踏足于此地时,即惊为仙境。造园之念,油然而生”。他要把这个真山真水的秀美地方打造成一个叫“家”的地方,一个可以让人永久栖息、永远眷恋的地方。于是,他开始建造“在园”。
  在园的兴建,凝聚了吴先生的无数心血,他亲自参与设计,兴建过程特别是初建时期,他寝食难安,梦牵魂绕的都是在园。经过8年的营造,今天的在园已是一个设计精致、清雅玲珑的别墅园林。
  整座在园,依山傍水,既有园林的韵味,又有农庄的情趣。菁菁的绿地,古朴的草亭、茅舍,迂回的水榭、回廊,传统的红墙和灰雕,这就是在园。还有那湖边垂柳、岸芷汀兰,鸟语泉声,松涛竹韵。漫步在园,处处如画,步移景换,景致层层相连,没有都市的喧哗,没有尘世的困扰,让人感觉犹如进入了梦中的世外桃源。然而,吴荣治建园之梦远不止于此。在园还养猪养鸡,种菜种禾,犬吠鸡鸣,洋溢着祥和的生活气息。园内挂有名家的丹青诗联,还有那古典的书斋,泛着书香的藏书阁,摆设着古筝的客厅,构成了园内的文化氛围,昭示着主人吴荣治先生高雅的兴致和文化修养。中国传统特色的红砖居屋门前,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筑雨榭云亭,寄故国悠思,让旖旎南岭风光,都入我,三面青山,三泓绿水。
  伴豆棚瓜架,温儿时旧梦,爱潇洒东坡笠屐,也栽它,几竿修竹,几树苍松。
  于是,从这幅对联中,我们知道了主人这样一个造园梦:寄故国悠思,温儿时旧梦。走进在园,就是走进吴先生一个故园梦乡,一个儿时梦境。
  “在园”为何意?吴荣治先生解释说:“在,七分是实实在在,三分是自自在在”。回到故园,吴先生的心情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在和踏实。他在一篇文章中深情地写道: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是回家乡的那一份实在而又自在的感觉,在异乡是找不到的。于是我便回来,像上一辈的华侨那样,在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建一间房子,生当太平盛世,故不像祖父那样回乡建碉楼,而是建了一个“在园”。兴建“在园”过程中,虽然吴太太有时笑骂丈夫“不务正业”,但也理解丈夫并全力支持他。吴先生曾半真半假地笑着说:他今天所有的成功,太太占大半功劳。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吴先生没有把在园禁锢在自己的视线之内,而是向他的新知旧友敞开了热情的胸怀。于是,在园留下了不少名人雅士的足迹。省内外的一大批知名文人墨客先后来到在园,他们在此雅集,或挥毫,或写生,或吟咏;在园还接待过不少华人华侨和外国友人,在园使他们感受到无限的故园温馨,感受到华夏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亨利来到在园,被东方文明深深吸引住了;另一位联合国专家拉哈米莫先生也来到在园,他留言说:  “我是来看碉楼的,却在这里看到另一扇窗户,从中窥见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副主席唐闻生先后来过在园,林兆枢主席还欣然写下“弘扬中华文化”的题词,对在园大加赞赏。在园还接待过全国政协侨委主任郭东坡、国务院侨办主任陈玉杰、广东省侨办主任吕伟雄、广东省侨联主席陈毓铮等一大批尊贵的客人。在吴荣治先生盛情邀请下,江门市侨界百多名干部曾于在园举行了交流联欢活动,吴荣治先生对百多名侨界干部说,在园是侨界的阵地,欢迎你们常带侨界朋友和海外侨胞来此参观游览。于是,不少海外寻根团回乡寻根,都邀请来在园参观。那些在外国长大的土生华裔青年被在园所体现的华夏文明深深打动了。今年6月,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回乡考察,对华人移民史进行课题调研,来到在园参观,年届六十多岁的华裔学员王达雄这样说:“在美国,我们是ABC,你们知道什么是ABC吗?意思是我们是在美国长大的中国人,在美国长大,接受西方教育,对中华文化了解甚少。这也是我参加美国华人历史学会,研究华人移民历史的初衷,在园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在‘在园’,我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感染力。”吴荣治先生用心良苦可见一斑,难怪著名作家沈仁康这样说在园:“吴先生修在园,意在宣扬中华文化,一种浓厚的乡土氛围,一种我们古老文明的积淀。”
  “在园”已成为侨乡旅游观光的一个亮点。它还为开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出了贡献。中国著名园林专家吴肇钊来开平参加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检查时,参观了在园,对侨乡深藏着如此高品质的园林,吴教授异常惊讶。作为学者的责任,他再次带上学子专程赴在园现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拟出了专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当代第宅园林精品“在园”初探》,他认为在园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是融入真山真水的岭南园林,是当代第宅园林的精品。他的探索专论,已在国内多家园林杂志或专刊上发表,获得行内权威人士的好评。
  吴先生还经常于在园举行各种中小学生文化沙龙,他希望在园能发挥教育基地、华侨文化窗口和园林研究基地的三大功能。
二 创业:人生奋斗的轨迹
  是什么促使吴先生对故乡如此钟情?他走过的是一段怎样的人生道路呢?他如何在激烈的商海创出一片天地?走近吴先生,我们不难寻找到答案,并为这些答案找到最好的注释。
  上世纪三十年代,吴先生出生于开平长沙楼冈一个华侨家庭。其祖父年轻时就飘洋过海去了美国,凭着中国人吃苦勤劳的精神,历尽艰辛,50多岁时,叶落归根回到故乡,把在海外拼搏了30多年的积蓄在家乡建了一座花园式的小碉楼,买了16亩地,希望从此过上较为安定的生活。不料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从此折磨也接踵而至,家庭陷入困境。吴先生在家乡只读到初中。家庭的变故使在家乡读完初中的吴先生变得成熟起来,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有所思索。
  上世纪50年代, 18岁的吴先生踏着祖辈的足迹离开家乡,到了香港。最初进了一家小制衣厂当学徒,月薪5元,且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经历过农村那段困苦的日子,再苦再累都难不倒他。  在制衣厂打工三年,凭着聪明好学,他学会了裁衣技术,但老式的师徒关系是不会将特技传授给徒弟的,只有靠偷师。有一次,他偷偷抄下师傅常看的一本英文版关于裁剪技术的书名,托在英国的舅舅买了回来。靠翻看字典查单词,硬是“啃”透了这本书,并由此掌握了一套裁剪技术。6年后,他已24岁,应聘当上了一家制衣厂厂长。数十年以后,谈起这段往事,吴先生感慨地说:“这本书影响了我的一生”。
  吴先生并没满足于打工当厂长的人生路子,他要创立自己的企业。1962年,胞弟吴荣熹也来到香港。兄弟俩同心协力,租赁50平方米的场地,又租来10台机器,到大厂拿来一些外发的订单加工,办起了自己的小工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政治运动轰轰烈烈,香港却借助日本经济转型的机会,赶上了工业发展的大好时机。此时日本致力发展家电、汽车等高科技行业而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产,这种转产机遇,使香港的制衣行业蓬勃发展起来。眼光独到的吴先生看准了整染业的前景,于1978年接手了一间整染厂。在他的经营下,整染厂迅速扩大,成为当时香港同行的龙头企业之一。
  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整个中华大地,远在香江的吴先生也闻到了这股春天的气息。虽然在远离故园二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他未曾忘怀故乡的泥土芳香,未曾忘怀潭江、苍江的潺潺流水,老祖母的喃喃叮咛还在耳边回响,但是有家不能回。春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内地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浪接一浪。为了争得最小的成本和最大的收益,香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纷纷内迁。吴先生也看好国内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在经过数个辗转不眠之夜后,1982年,终于踏上了回乡的路。他看到家乡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内心开始不平静了,最初的想法更加坚定起来,他不仅要回来投资,而且要把自己的事业在家乡扎根开花。他先是给一些工厂发包订单。1984年,在潭江边购置了数十亩地,投资创办了润成(开平)整染厂。经过十年的奋斗,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不但成功地实现了战略的转移,也为侨乡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至今,他在国内的投资已达2亿多元人民币,创造了2000多个就业机会。去年,润成(开平)整染厂被评为广东省78家明星侨资企业之一。他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把事业扎根在家乡的土地上。
  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路,吴先生庆幸自己选择的正确,内心起伏难平,写下了一篇《乱世离家盛世回》的文章,抒发了自己对故国故园的深切感受:新中国成立后,旅居海外的游子们对祖国充满了憧憬和怀念。但由于长时间的极左路线的干扰,华侨政策没有认真落实,继而十年动乱,华侨、华人与家乡的联系遇到了重重障碍。直到拨乱反正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中华大地。二十多年来,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华侨华人,不断地回国投资,兴办实业,为祖国建设作出了历史上未有过的巨大贡献,几代远离祖国的华侨不但是人回来了,更重要的是心也回来了,再进一步钱财事业也都回来了,把自己的根真正地回植在家乡的土地上。是的,人回来了,心也回来了,财富也回来了。
三 文化:无法释怀的情结
  吴先生只读过初中,靠坚持不懈的自学和社会实践的积累,成为了一个具有广博知识的人。他自小喜欢文学,中国历代诗、词、歌、赋,对他影响很大,历代文人所表现的文人风骨更是深深地激励着他,让他深谙儒家学说的孔孟之道。他写得一手好文章,一手好字,诗也写得很有韵味,每每思潮汹涌之时,便下笔成文,信手成诗,故园给予了他创作的灵感和空间,文才又使他淋漓地表达着一个游子的情怀。离开家乡二十多年后,他首次踏上回乡路,受尽折磨的祖母,好象只为见他一面而维持生命似的,见到他后第二天就去世了,多年后再回忆起这段往事,他仍动情不已,他写了一首诗:
  廿载苦凄迟,故园梦里思。
  已忘村外路,犹忆院中嬉。
  童子远窥客,亲娘泣认儿。
  归乡今遂愿,从此不分离。
  诗写得凄楚而深情。他还写了一篇《谁人不起故园情》——谈开平华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章,真切地表达了一位游子对故园的美好情怀。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初识吴先生的朋友,很难想象他是一个商人,是一个企业家。在他身上,似乎更能体现了一个文化人的特质:一种执着的精神追求,一种真性情的文才流露。他曾对朋友说:假若让他选择,他更愿当一个文化人,他虽有文化的天份,但是得不到伸展,生活迫使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执着的追求,才成就了他今天的成功。
  尽管异常繁忙,他却身兼多项社团职务,并乐此不疲,他担任香港开平同乡会会长,多次组织会员回乡观光或考察家乡投资环境,为家乡发展竭心尽力;对家乡的公益事业更是不遗余力,至今,他在家乡捐资累计已达500多万元,为修建开平开元塔,他率先捐资100万港元;为支持家乡育英小学办学,他捐资120万元;为支持开侨中学兴建礼堂,作为校董的他又捐资40万元;为资助家乡困难群众和特困学生,他捐出了20万元;2003年,“非典”横行全国,人人谈“非”色变,正值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召开,作为政协常委的吴先生在大会提出清洁开平,抗击“非典”的倡议,并设立卫生资金,他率先认捐3万元,此举得到其他政协委员的响应,引起较大反响……数年前,他已成为开平市第一批荣誉市民,后又被授予江门市荣誉市民。
  支持公益事业,吴先生更愿意把钱用在发展家乡文化事业上,在开平的13间中小学校,都有他的捐资项目,他说:“教育很重要,人的素质提高了,才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他对如何培育好下一代,可谓呕心沥血,经常邀请中小学生来在园举办各种文化沙龙。针对社会上一些重理轻文的不良风气,他在两年前设立了“中学生在园文学奖”。并争取今年此奖项扩至江门地区的中学生。     “在园”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曲水”论坛,邀请专家学者来讲学。“曲水”借用“兰亭文人聚会,临流赋诗咏志”的典故,吴先生希望“曲水论坛”成为传播儒家精神、推动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交流的基地。在“曲水论坛”开坛时,他首次亲自演讲,提出了“明德格物”这一教育新主张,提倡重视人文教育,鼓励青少年重视文科,成为文理兼备,既有高尚精神道德,又有科学知识的新一代,这一主张得到华南理工大学刘树道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梁仲华教授的一致认同。
  鉴于吴先生对促进开平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开平市文联于去年聘任他为市文联名誉主席。
四 并非结束的结束语
  润成集团在国内的生意越做越大,吴先生计划,扩大生产,使润成集团与时俱进,与国共荣。他曾这样说过,企业发展了,就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家乡的公益事业,尤其是文化教育事业,真是“润雨细无声,成功贵尚儒”。
  最后,谨以《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的歌词,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因为,它能代表吴先生的心情。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作者:关小琴(市外侨局)

相关附件:

相关推荐
 
 主办:中共开平市委、开平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9694号